苏州科技大学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3-03浏览次数:

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学校党政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目标,以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主线,以编制“十四五”规划工作为抓手,以夯实基础、优化布局、提升质量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办学,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责任落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 提高政治站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应对、周密安排、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全校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必胜信念,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 落实防控举措。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及苏州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全面摸底排查、强化综合管控、加强教育引导、压实防控责任、细化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师生开学返校各项准备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3. 严明工作纪律。学校按照“推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对本科生、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就业指导等环节,以及研究生招生等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对管理人员的日常办公安排提出明确要求,所有师生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定,认真履职尽责,保持良好的工作学习状态,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二、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 构筑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按照上级部署,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回头看”,狠抓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落实,进一步梳理成绩、反思不足,把主题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提炼总结成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建立健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三大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 加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和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3. 贯彻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开展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开展新一轮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工作,全面开展支部书记向学院(部)党组织述职考核工作。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培训等制度建设,持续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助推党建工作项目化运作、培育做亮支部书记工作室等措施,着力打造“三个标杆”,创建党建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做好迎接2020年省属高校综合考核准备工作。

4.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引导激励干部树立强烈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促进干部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勇于担当作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管理实务等方面的培训。做好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年度考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出国(境)备案审批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科技镇长团成员管理考核和推荐选派等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落实好干部对口扶贫工作。

5.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2020全面从严治党总体布署,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向基层延伸,抓好压力传导的关键点和关键人;实现校内巡察工作高质量覆盖,进一步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强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和履行“一岗双责”述职评议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通过问责倒逼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进一步深化廉政教育和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继续打造好“四结合三融入”廉政教育品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6. 加强统一战线、群团组织和离退休工作。指导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做好党外中青年骨干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团组织和民主党派成员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持续做好离退休工作,推进关工委工作优质化建设。

三、加强办学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 编制“十四五”规划。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第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项梳理、对标找差、倒排进度、抢抓落实,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对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指导思想、建设内容、主要举措等进行深入调研和研讨,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特色。

2.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稳步推进理工科院(系)调整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合新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落地实施,按照“目标管理、问题导向、注重绩效”的思路,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分配政策,不断优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机关管理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党政联席会、教代会职能,提高学院决策能力,激发学院办大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推进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和岗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健全完善教师分类评价、分类激励机制;依照新制定的《苏州科技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试行)》,扎实稳妥地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工作。

4. 深化后勤改革。按照管理体制企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实施途径多样化、基本设施现代化、服务标准规范化的思路和“三服务两育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引进社会力量,推动校医院改革和石湖校区学生宿舍公共浴室改造,努力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5.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推进依法治校,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促进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健全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发挥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等方面主导作用。加强内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做好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工作,进一步优化资金分配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立学校审计委员会,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科研经费等审计工作。深化校属企业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及大学科技园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学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大平台建设,提升资产使用效益。推进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实验室运行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管理。

四、加强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庆祝本科办学40周年活动为契机,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做法成效进行总结、凝练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奋进力量,促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坚持以本为本,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教书育人。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建设,突出师德引领,促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成为德育的施行者,不断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

2.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书院制育人新模式。统筹做好教学成果奖的提炼、优化及遴选工作,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内外联动,争取在申报高等级教学成果奖方面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现有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努力做好2020年一流专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推进实训中心建设,开展工程教育专业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推进“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遴选立项30门左右的校级一流课程重点打造,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一流课程并建设。加大在线课程平台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高质量网络教学课程建设。加强重点教材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教材立项,加强现有项目的跟踪管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内协同机制,健全和完善激励教师、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的政策制度。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引导本科生尽早开展创新创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质量。力争在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高水平竞赛中再创佳绩。

4.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组织召开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并部署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改革研究生培养资源分配方式,向培养质量高的学科倾斜。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实施细则》和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培育高等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加强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研究生教材建设。

5. 加强学风建设和招生就业工作。加强对不同群体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和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助学解困体系,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渠道,提升就创业精准服务水平,努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落实毕业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证书》制度。

五、聚焦学科建设,提升人才队伍实力和科研水平

1. 做好学位点申报工作。2020年国家将启动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工作,要对照博士学位授权申报条件,全力做好相关任务的落实推进工作,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整合学科资源、优化申报材料,力争“申博”工作取得突破。同时,做好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相关工作。

2.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强化目标管理,打造学科高峰。落实好省优势学科三期项目中期检查和“十三五”省重点学科结项验收,做好“十四五”省重点学科申报准备工作。积极做好迎接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5133”计划目标,围绕学科建设及“申博”工作需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点解决高端领军人才、优秀拔尖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不断强化理工类学科的团队建设和人文类学科的梯队建设。继续实施高端人才培育计划与优青培育工程,扎实推进师资培养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对引进的高端人才的考核力度。

4. 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全力做好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确保国家、省自然、社科基金项目数稳步增长,推动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以高级别科研奖项为抓手,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布局国家奖,争取省部级奖不断线。加强污水利用国地联合实验室、城市发展智库等已有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培育高级别科研平台,力争获批新的科研平台;加快推进军工资质认定,培育军工科技团队和平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加大成果转移力度,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的能力,积极推动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和创新载体合作,开拓产学研合作新局面。进一步加强学术诚信工作。

六、坚持开放办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1.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落实自主招收国际学生来华教育的拓展工作,进一步做好援外短期培训项目,扩大学历留学生教育生源;持续推进本科教育国际化,不断拓展各类学生国际化交流项目;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支持教师因公出国(境)交流和学习,加强因公出国(境)教育和管理。

2. 积极争取社会办学资源。推动落实第二轮省市共建项目组织与申报工作。不断扩大校地、校企、校校合作范围,提高合作质量。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推进江枫校区北大门地块的合作开发和家属区社会化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天平学院转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架构,理顺责权利关系,努力提升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行机制,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3. 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展生源基地。加强与企业、行业及政府的合作,积极布局、培育新的校外教学点,扩大继续教育招生规模。紧扣行业和区位优势,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加强基础建设,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1. 加快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污水利用国地联合实验室、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石湖校区南区学生宿舍、东区风雨操场、金螳螂土木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和其他新建项目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塔影湖景区建设、校园快递驿站等服务用房建设;启动校园老旧道路修缮及江枫校区原城市饭店、10号教工宿舍楼等老建筑的维修改造工作。加快学术交流中心运营模式转型改造工作。切实推进智慧校园系统管理平台建设,打造“互联网+”校园生活新生态。

2.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扎实开展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政治安全、治安防控、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安全等为重点,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抓手,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优化视频监控设施布局,推动消防控制室联网控制改造,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加强校警联动,依托校园警务室,打击侵害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将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加强涉密人员培训管理,落实保密技防措施。

3. 开展校园温暖工程。努力改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关注师生身心健康,优化教职工体检方案,加强学生体检工作。升级医保报销系统,推进大学生参保系统建设。强化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