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代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19浏览次数:

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奋力书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在苏州科技大学第四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上的工作报告

校长 陈永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2019年以来的工作回顾;第二部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也请各位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2019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四届二次教代会召开以来,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定建设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并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思想基础进一步夯实。省内率先出台《关于完善意识形态问题处置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建强基层支部堡垒。严格落实“双高双强”标准,选优配强“双带头人”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根据理工科学院调整需要,完成部分处级、科级干部选拔聘任工作。注重聚合媒体资源和新闻源流,苏科大人才培养成效和疫情防控事迹的精品报道受到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校内巡察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创新统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专业课程建设成效显著,5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认证;7门课程获批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项目,1门课程入选省“金课”建设平台推进计划;2项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成果被教育部高校教指委推选为优秀成果。6部教材获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建设立项,5项课题获批省级教改立项。统筹推进校长“‘双万计划’引领、创新创业突破,协同推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履职亮点项目2020年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预申报进展顺利。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坚持立德树人,适时出台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9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省级立项,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25。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获评省学位办首届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工作A等。获批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12项。积极做好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贫困生就业精准帮扶,助推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截至8月底,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7.56%,获教育部领导充分肯定。

——学科建设进展顺利。新增获批“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顺利通过教育部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学位授权点抽评。学科高峰建设步伐加快,我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完成部分理工科学院重组,强化交叉融合,高标准系统性布局学科建设。对标对表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点建设要求,加快建设和申报准备工作,切实推进落实凝练学科建设方向等关键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成功举办2019年优秀青年学者论坛。共引进高层次人才7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柔性引进)、学科团队带头人12人。新增入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培养工程21,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师资队伍规模和质量整体向好、结构不断优化。

——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截止目前,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9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新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获得授权专利441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65项,完成专利转让91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2项、人文社科类部省级项目34项,新增人文社科类省级科研平台2个,其中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服务地方展现作为。与南海区人民政府共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获批政府建设经费9220万元,并正式挂牌运行。第二轮省市共建项目获7500万元财政资助。学校与中亿丰共建的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获批立项建设。获批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及苏州市新型智库各1个。城市发展智库研究员撰写的疫情相关咨询报告获中共中央办公厅内参、市委办公室内参刊发及省市主要领导批示。

——教育对外开放稳步推进。2019年学校承担对外援助培训任务再创新高,招生规模近500人。2个专业获省首批中外合作办学平台联合科研项目,2门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获评省级精品课程,获批3个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拓宽渠道,持续推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期课程项目,各类学生境外学习新项目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人才培养新途径,培育和储备高质量交流合作项目。

——内部治理效益逐步凸显。成功实现天平学院办学举办者权益的转让工作,促进天平学院转设发展,助推学校事业发展。秉承“优结构、保民生、促发展”的目标导向,全面完成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及配套考核方案的修订工作。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优化校属企业内控管理机制,推进校属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益。完成教育厅审计整改,整改率达100%2019年度校内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率98.4%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情况连年位居全省前列,2019获得省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奖补资金912万元。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优良教风,狠抓学风建设,持续改善学风。

——条件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校园建设提档增速,石湖校区东区环道全线贯通,塔影湖景观工程顺利完工,塔影阁和综合服务中心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将于年前竣工,石湖校区南区学生宿舍已开工建设。“进思园”正式开园,院士楼投入使用,江枫校区食堂、城市饭店、10号宿舍楼以及石湖、江枫老校区浴室、道路、体育场、围墙等改造项目均已完工,“公园里的大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制定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打造洁净校园环境。有序推进智慧校园规划建设,为全校师生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和谐校园建设扎实推进。推进校务公开,重视校内师生员工个人诉求机制的建立与畅通,完善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作用,学校获评市教育系统2019年度“教代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一等奖。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工作和关工委工作。切实关注民生,及时调整并兑现教职工房贴比例和公积金、养老保险、年金基数,规范发放教职工工会福利。不断健全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在三个校区创建“校园警务室”,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学校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始终把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统筹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在线教学高质量开展,毕业生就业积极推进,学生返校平稳有序,全面复学各项工作运行顺畅,常态化疫情防控在扎实推进中为统筹做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同志们,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几代苏科人的奋斗与积淀,更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勤勉与奋进。在此,我代表学校,向热爱苏科大、奉献苏科大,辛勤工作、奋力拼搏的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国字号的领军人才、创新平台、重大项目、标志性成果还不多、服务重大领域关键技术的能力还不高、社会贡献度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真抓实干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第二部分 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同志们,2020年对学校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同时是第五轮学科评估、博士授权点单位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之年,如何谋好篇、布好局,决定着未来学校发展的前景和高度。

我们要站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背景下,准确把握世界格局之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准确把握“两个循环”经济社会之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准确把握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在危局中体现新担当,在变局中实现新突破,在新局中展现新作为,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优质发展,在“培养优秀人才的主阵地、推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服务决策咨询的智囊团、文化强省建设的推动者”等方面精准发力,更好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学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目标,以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主线,以制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工作为抓手,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以本为本,全面发展;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

我们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和管理基础;继续优化人事政策制度体系,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抓好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推进科研促进教师队伍成长、促进育人能力提升;继续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对内对外合作,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力。

围绕以上要求,下半年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照省综合考核要求,统筹推进下半年重点工作,力求实效。

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实施校党委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提升学校立德树人成效。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高思政教育教学实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贯彻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着力打造“三个标杆”,创建党建特色品牌。做好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民主党派成员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科学编制“十四五”总体规划、分项规划和学院规划,确保三者之间有效衔接,为加快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稳步推进理工科学院调整后的工作开展。不断优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服务效能。提高学院(部)决策能力,激发“学院办大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申报工作。统筹做好2020年教学成果奖遴选。推进实训中心建设,做好工程教育和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不断完善书院制育人模式。

推进“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培育高等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引导本科生尽早开展创新创业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狠抓学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持续提升生源质量,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和渠道,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四、聚焦学科建设,提升人才队伍实力和科研水平

对照申报条件,重点打造,做亮特色,积极准备,倾全校之力做好新一轮博士学位授权申报工作。做好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相关工作。落实好省优势学科三期项目中期检查和“十三五”省重点学科结项验收,做好“十四五”省重点学科申报准备工作。做好迎接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基础,强化理工类学科的团队建设和人文类学科的梯队建设。继续实施高端人才培育计划与优青培育工程。进一步加大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考核力度。

全力做好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中期管理和结题验收等工作,培育标志性成果。提升专利质量,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加强已有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培育高级别科研平台。加大成果转移力度,推动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和创新载体合作,开拓产学研合作新局面。

五、坚持开放办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克服疫情影响,培育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完成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的验收,争取再获1-2个示范性项目。

切实推进江枫校区家属区社会化管理工作。配合做好天平学院转设后续工作。完善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行机制,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加大继续教育招生宣传力度,做好面向艰苦行业与校企合作改革项目招生工作。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重点打造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等一批特色品牌教育培训项目。

六、加强基础建设,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按照上级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全面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深化校属企业改革。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实验室运行支撑保障体系。做好校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

加快建设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塔影湖景区、石湖校区综合服务中心、南区学生宿舍等在建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东区风雨操场、金螳螂土木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等项目。启动2021年基建与重大维修项目规划论证工作。推进学术交流中心社会化运营相关工作。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努力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加强老干部工作,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强化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加强后勤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进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校警联动,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同志们,建设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这一代苏科人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汇聚全校师生合力,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抢抓新机遇、直面新挑战,砥砺前行,团结拼搏,奋力书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